灣仔298電腦資訊網 Blog

  • 「我不太喜歡運動,因為沒有運動神經」「他鋼琴彈好好,一定是有音樂天份」「你又考100分,真的好聰明喔」,類似對話常在日常生活中出現。我們往往會將別人表現好的原因,歸結於聰明才智之上。甚至有網友開玩笑似的將「成功是99%的努力,和1%的天份。」改成「沒有那1%的才能,99%的努力一點都無用。」從中就能了解大眾對天賦的尊崇,和對努力地貶低。然而,《心態致勝》作者、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卻說:『決定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不在天份,而在「心態」(Mindset)。』比爾.蓋茲(Bill Gates)更在閱讀完後附和道:「基因影響我們的聰明才智與天賦,但影響一個人成功與否的特質,卻並非在出生時就固定。心態,才是影響個人學習、成長、人際關係、終身成就、人生道路的最重要關鍵。」 定型心態將成功歸於天賦;成長心態則歸於努力杜維克將心態分為兩種,一為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一為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定型心態的人認為,舉凡成績考差了、輸了一場比賽、遭到拒絕都是失敗。同時,成功則是自己天生就很優秀的證明。舉例來說,如果考試考100分,定型心態的人會將其原因歸為聰明,不用花很久讀書,就能考很好。在定型心態的世界裡,努力被視為拙劣。不聰明,才需要努力。反之,成長心態的人認為,人類素質是可以持續改變的。成功代表的其實是成長,除非停止了努力,否則沒有所謂的失敗可言。舉例來說,考試考80分,成長心態的人不會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而會認為還有20分的進步空間。所以對於成長心態者,努力被視為正確且必要,因爲唯有透過努力,才能變得更聰明。成功的領導者多為成長心態簡而言之,定型心態將問題,視為測試自己聰明與否的考試。所以當他們征服困難,只會有鬆一口氣的感覺,因為一旦輸掉,就會失去「聰明人」的標籤。如果失敗了,甚至會推卸責任,以維持自己的尊嚴。舉例來說,安隆的領導人肯尼斯·雷伊(Kenneth Lay)和傑佛瑞·史基林(Jeffrey Skilling),都是標準的定型心態。在《房間裡最聰明的傢伙》中就有說,他們趕走任何他們認為不聰明的員工,即便這些人才是真正努力在經營公司的。另外,只要是史基林想出可以賺錢的點子,會認為他這麼聰明,怎麼可能賠錢,所以就直接在財務報表上認列營收。但剩下的員工又幾乎都是定型心態,認為該透過努力來做的事,不該由自己來做。所以最後雖然都有認列營收,但其實計劃根本沒執行。等到大家發現時,安隆已經倒閉,難以挽回了。反之,成長心態會將困難視為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練習,也就是進步的機會。即便失敗了,也會繼續嘗試新的方法克服困難,並認為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會逐漸進步,最後達成目標。比如說,奇異傳奇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曾經一意孤行的收購華爾街投資銀行吉德佩寶(Kidder, Peabody& Co.),怎知這家銀行跟安隆有相似文化,導致接連傳出虧空與內部交易的醜聞。但事發之後,威爾許非但沒有怪東怪西,還主動致電所有高階主管承認錯誤。後來更認為這次失敗讓他變成更好的人,使他了解「有勇氣敞開心胸聽取建議,才是自信。」兩相比較下,就能了解對於「困難」,定型心態者視之「麻煩」,成長心態者視之「成長」。長此以往,成長心態者理所當然更容易獲得成功。轉變成長心態,你也能成功至於心態能否改變,杜維克說:「可以的!幾年前的她也曾是固定心態。」並舉出四個步驟,讓所有人都能擁有成長心態。首先,先接受自己擁有固定心態。因為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擁有成長和定型心態的特徵,只是哪個比較多。要先認清自己哪裡是定型,才能針對它,在狀況出現時,進行改善。再來,了解自己的定型心態多半在何時出現,是失敗時,認為都是別人的錯?或面對他人批評時,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還是截止日期快到了,開始懷疑憑自己能否做完?第三步,為固定心態命名,把它當作另外一個你,這樣就能生動地描述定型心態及其影響。舉例來說,假若我的定型心態是驕傲,每當別人給予意見時,都會跳出來說:「你有什麼資格建議我?」這會阻擋自己學習的機會,那就將固定心態命名為「驕傲」,藉以警醒自己。最後,當你能掌握它最常在何時出現,就愈能避免它對你產生影響。抓住每次它出現的機會,好好跟它溝通,讓它給你一點時間,如此逐步改變自己心態,讓自己跟著成長。比如說,當驕傲又出現時,跟他講說,聽聽別人意見試試看,說不定可行。多次反覆嘗試,且都有好的結果,那慢慢就會改掉固定心態。
    cove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