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業的十字路口:CS不再是熱門科與AI的挑戰?
(本文自2025年7月10日起被閱讀5次)
灣仔298電腦資訊網 報導
據美國媒體報導,過去二十年,在大學修讀電腦科學(Computer Science)被譽為通往高薪與穩定未來的金鑰匙。
自2005年至2023年,全美電腦科學專業的學生人數激增四倍,吸引無數年輕人投身編碼熱潮。然而,2025年的最新數據卻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轉變:全美電腦科學專業的招生增長僅為0.2%,部分頂尖大學如普林斯頓、斯坦福甚至出現顯著下滑。普林斯頓的電腦科學系主任預測,未來兩年畢業生人數可能減少25%。這股熱潮似乎正迅速冷卻,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就業市場的寒風
科技行業的就業前景不再如昔日般耀眼。近年來,科技巨頭如Alphabet、微軟相繼裁員數千人,招聘凍結成為常態。曾經,斯坦福、伯克利等名校的畢業生輕鬆收到谷歌、亞馬遜的錄取通知;如今,他們卻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找到立足之地。一位田納西大學的博士生克里斯·葛洛普(Chris Gropp)便是例證。他擁有電腦科學、數學與計算科學三重學位,專攻機器學習,卻在求職八個月後仍無果,甚至考慮轉行做電工學徒。這種困境並非個案,22至27歲的電腦科學畢業生就業率在過去三年下降了8%。
AI:助力還是威脅?
諷刺的是,導致這一局面的元兇之一,竟是電腦科學專業的核心產物——人工智能(AI)。AI在編寫程式碼方面的表現遠超文字創作,成為企業提升效率的利器。微軟與Alphabet的高管透露,AI已承擔或協助完成25%以上的程式碼撰寫。Anthropic的產品負責人更直言,資深工程師傾向將工作交給AI而非初級員工。專家預測,AI可能在未來五年內取代半數入門級技術崗位。這讓人不禁質疑:當AI取代了創造它的人,電腦科學的未來何在?
週期性波動還是結構性危機?
並非所有人都認為AI是這場就業寒冬的唯一推手。科技行業歷來有盛衰循環,高利率與潛在關稅政策讓企業更謹慎擴張。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大衛·德明(David Deming)指出,企業尚未完全內化AI技術,真正的勞動市場變革可能尚未到來。MIT的教授薩姆·馬登(Sam Madden)則樂觀認為,AI的普及將創造更多軟體工程師的需求,而非減少。然而,當前數據顯示,學生們正用行動投票:他們轉向其他專業,尋求更穩定的職業路徑。
教育的重新定位
這場變局為年輕人敲響警鐘:單一技術技能或許不再是萬能通行證。德明的研究顯示,歷史與社會科學專業的畢業生因具備溝通、分析等軟技能,長期收入甚至可能超越工程學畢業生。在不確定的時代,培養「未來-proof」的技能——如批判性思維、跨領域知識——顯得尤為重要。與此同時,部分學生轉向更具即時就業保障的領域,如醫療或金融,反映出對AI衝擊的現實擔憂。
結語:適應與轉型
電腦科學的黃金時代是否已成過去?或許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歷史告訴我們,科技行業的低谷往往孕育著下一次飛躍。但對當下的年輕人而言,這是一個重新審視教育與職業選擇的時刻。
AI的崛起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未來的贏家,將是那些能將技術與人文洞察結合、靈活適應變革的人才。灣仔298電腦資訊網將持續關注這場科技革命的演進,為讀者帶來更多洞見。
新聞來源:MSN Tech News
未完,「灣仔298電腦資訊網」帶你知多一點點!
我們知道以上的消息,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灣仔298電腦資訊網」帶你知多一點點!
就快DSE放榜,又是選大學科目的關鍵時刻!全球電腦科學熱潮退卻與AI衝擊的報導,對香港的DSE考生、家長、以及科技從業人員來說,帶來了重要的啟示。以下從幫助、啟發和危機三方面,探討這則消息如何影響香港的我們,並提供實用建議。
幫助:認清現實,規劃未來
這則消息提醒香港的準大學生與職場人士,科技行業不再是「穩贏」的金飯碗。AI取代初級編碼崗位,連名牌大學畢業生都面臨求職難。對DSE考生來說,這有助重新評估選科策略:
- 學生:考慮將電腦科學與金融科技、數據科學或設計結合,港大的「金融科技」是不錯選擇,增加職場彈性。
- 家長與老師:鼓勵年輕人培養AI難以取代的軟技能,如溝通與問題解決,這些在香港競爭激烈的職場尤其重要。
- 從業人員:本地科技園與數碼港企業招聘放緩,現職coder可透過進修(如線上AI課程)或參與實習,增強競爭力。
啟發:重新定義職場優勢
這場變局啟發香港年輕人重新思考「未來-proof」的技能。AI時代,單一技術已不足以應對挑戰:
- 跨學科能力:CS搭配商業或醫療等領域,契合香港作為金融與創新中心的優勢。例如,數據分析在本地銀行與初創需求旺盛。
- 終身學習:香港有不少教育機構提供AI工作坊,DSE考生與從業者可利用這些資源,學習新興技術如AI模型優化。
- 新興機會:AI創造了數據標註、AI倫理等新崗位,香港的科技生態正朝這些方向發展,值得年輕人探索。
危機:不進則退的挑戰
AI帶來的危機在香港同樣顯著:
- 求職難度上升:本地CS畢業生需投數十份申請才有望面試,競爭遠超以往,尤其中小企更傾向用AI工具而非聘請新人。
- 技能過時風險:若不升級至進階技術(如機器學習架構),本地coder可能被AI取代,尤其在香港高成本的勞動市場。
- 選科兩難:DSE考生可能因CS前景不明轉讀金融或醫療,但若未來技術人才短缺,薪資或回升,錯過機會。如何平衡短期與長期風險,是挑戰。
實用建議
- DSE考生:選科時考慮CS+應用領域的組合,積極參加科技園實習,累積GitHub作品集。
- 從業人員:進修AI進階技術或轉向金融科技、綠色科技等香港熱門領域。
- 所有人:培養跨學科思維,迎接AI時代的挑戰。
灣仔298電腦資訊網祝DSE考生選科順利,助你知多一點點,在香港科技舞台發光!
[完]
對於以上消息,各位298電腦讀者又怎看呢?
歡迎到我們的<<討論區>>分享你的意見。
📢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打賞支持!即使一元,也是我們繼續創作的動力。感謝你!
🅿️注意:有網友回報打賞問題,如以上按鈕彈窗不能成功打賞,請《按這裡》直接使用PayPal連結打賞。
其他:
- 📝開設專欄:你也想在本站投稿、分享內容並獲得打賞收益嗎?請《點擊這裡》了解詳情。
- 📰報料不斷/🤝攜手合作 :如果你有什麼新的資訊想讓廣大的電腦愛好者知道,也可以主動向我們編輯部電腦記者報料。或若有任何廣告合作、商業合作或邀約採訪,亦歡迎電郵我們商談,點擊《報料電郵》。
關注我們:「灣仔298電腦資訊網」Whatsapp頻道,為你帶來更多最新的科技新聞!
粉絲互動:「298電腦Whatsapp粉絲群」開通了喇,歡迎加入:《點擊這裡》。
-
灣仔298電腦資訊網
免費網上電腦雜誌,電腦IT人集中地!
網址:www.wanchai29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