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網紅鄭斌彥七年堅持之路: 從記者到YouTuber再到創業者
(讀者們請注意:系統偵測到本文章的閱讀數嚴重偏低,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把文章轉發給其他人。本文章暫時被閱讀數只有1次。)
灣仔298電腦資訊網 報導
在數位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越來越多人選擇透過自媒體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一位前《星洲日報》記者鄭斌彥的故事,恰好為我們揭示了這條路的艱辛與希望。
鄭斌彥在2018年放棄穩定的記者生涯,轉型成為全職YouTuber。經過多年的努力與摸索,終於在2023年開始實現月收入RM6000的突破,現在2025年生意更加進一步了。這不僅是一個關於堅持的故事,更是科技如何賦能個人夢想的生動寫照。
從記者到YouTuber:追夢的起點
這位現時34歲的創業者鄭斌彥,在七年前還是《星洲日報》百格的記者,月薪約RM3000,工作內容包括撰文與影像製作。那時,YouTube在馬來西亞正處於崛起期,知名創作者如黃明志的成功案例,讓他對自媒體的自由與潛力心生嚮往。於是,他毅然辭職,投身YouTube創作,渴望用自己的影像講述獨特的故事。
然而,夢想的起跑線並不平坦。創業首年,他的頻道月收入僅有RM20,幾乎難以維生。為了生存,他接下各種小型拍攝案,甚至免費為商家製作影片,只為累積曝光量。這段日子,他不僅要面對經濟壓力,還得在質疑聲中堅定信念。
低谷中的轉型:科技成為支柱
接下來的幾年,頻道成長緩慢,年收入不到RM5000,遠低於預期。無奈之下,鄭斌彥轉型創辦影片製作公司,依靠朋友的支持,每月勉強維持RM3000的收入。此時,YouTube的收益僅是微薄的額外收入。然而,這段經歷讓他意識到,單靠熱情無法脫穎而出,科技與策略才是成功的關鍵。
他開始深入學習視頻剪輯技術,利用專業軟體提升作品質感,並透過數據分析洞察觀眾喜好,優化內容呈現。社交媒體成為他推廣的利器,透過跨平台行銷,他的頻道逐漸累積起穩定的觀眾群。這些科技工具不僅幫助他渡過低谷,也為後來的突破奠定了基礎。
音樂創作的驚喜:長期回報的啟示
2023年,一首原創歌曲《新年兔兔兔》改變了一切。這支影片突破百萬點擊,帶來RM8000的廣告分成,頻道收入也穩定在月均RM6000。這次成功讓他發現,音樂內容因其持久的吸引力,能為創作者帶來長期收益。相比短暫流行的話題影片,音樂作品就像一筆穩健的投資,隨著時間推移,播放量與收入逐步增長。
(圖片:截圖來自《新年兔兔兔》MV。)
這種模式的啟示在於:自媒體創業不僅需要創意,還需要找到可持續發展的內容方向。科技的進步,讓創作者能更精準地捕捉市場需求,並以更高品質呈現作品。
自媒體的現實與未來
鄭斌彥的經歷提醒我們,自媒體創業並非坦途。初期的高投入與低回報,考驗著每一位創作者的耐心與毅力。然而,隨著YouTube等平台的成熟,以及AI、數據分析等技術的普及,成功的可能性正在提升。從廣告分成到品牌合作,自媒體經濟為個人提供了多元的收入來源。
對比傳統職場,自媒體的優勢在於自由與彈性,但挑戰在於不確定性。成功的背後,是對科技的熟練運用與對市場的敏銳洞察。這位創作者用七年證明,只要方向正確,時間與努力終會開花結果。
(圖片:取自鄭斌彥的Facebook帖文)
鄭斌彥的分享原文:
《離職7年,成為月薪6000的YouTuber》
2018年以前,我是《星洲日報》百格的記者,日常工作是撰文、拍攝和剪輯,當時的月薪接近RM3000。
那一年,YouTube在馬來西亞迎來了高速發展期。我印像中,當時最熱門的YouTuber是Ling Big Yong和黃明志,而培永、3P等頻道尚未成立。我非常羨慕YouTuber可以自由創作、照著自己心意拍片的生活,於是毅然辭去穩定的工作,踏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圈子。【第一年:月入不到RM20】
剛開始做YouTube的第一年,月收入不到RM20,只能拼命接一些小型拍攝案。由於沒有知名度,很多商家不願意付費,只願意提供產品,為了有Profile,當年也咬緊牙關接了下去。有時候,也得接下一些有爭議的廣告,只為能讓這條路走得久一點。
【第二年-第四年:年收入不到5000】
接下來的幾年,我的YouTube頻道幾乎處於半倒閉狀態,一年更新幾次,年收入不到RM5000。無奈之下,我選擇轉型,成立影片製作公司,所幸獲得好友們的支持,每月能賺取RM3000左右,勉強與之前的薪資持平,而YouTube的收入則變成了額外的Bonus。【第五年:終於看到曙光】
就這樣,心驚膽戰地熬過了幾年,直到2023年,終於迎來了轉機——《新年兔兔兔》,讓我的YouTube頻道首次憑藉原創內容突破百萬點擊率,並獲得YouTube RM8000的廣告分成。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YouTube是可以賺錢的。
目前,我的頻道以音樂作品為主,這類內容的優點在於:只要好聽,便會持續有人收聽。即便剛發佈時點擊率不高,但播放量會持續成長,是能帶來穩定回酬的長期投資。
如今,我的YouTube平均月收入約RM6000,對一個34歲的單身漢來說,雖談不上財務自由,但至少能三餐溫飽。
花了7年,換來平均月入RM6000的生活,這個決定,還算正確吧?
希望我的經歷,能給更多想要透過自媒體創業的朋友一點信心。
有捨必有得,走過的路,一切都值得! ?
(內容出處:鄭斌彥的Facebook)
結語:夢想與科技的交響曲
從記者到YouTuber再到創業者,鄭斌彥用七年換來了月入RM6000的生活。這不僅是個人勝利的寫照,更是科技賦能時代的縮影。對於那些渴望跳脫框架、追求夢想的人來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堅持是根基,科技是翅膀。只要善用工具、找對方向,每個人都能在數位時代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鄭斌彥的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bingyen
[完]
對於以上消息,各位298電腦讀者又怎看呢?
歡迎到我們的<<討論區>>分享你的意見。
📢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打賞支持!即使一元,也是我們繼續創作的動力。感謝你!
🅿️注意:有網友回報打賞問題,如以上按鈕彈窗不能成功打賞,請《按這裡》直接使用PayPal連結打賞。
其他:
- 📝開設專欄:你也想在本站投稿、分享內容並獲得打賞收益嗎?請《點擊這裡》了解詳情。
- 📰報料不斷/🤝攜手合作 :如果你有什麼新的資訊想讓廣大的電腦愛好者知道,也可以主動向我們編輯部電腦記者報料。或若有任何廣告合作、商業合作或邀約採訪,亦歡迎電郵我們商談,點擊《報料電郵》。
關注我們:「灣仔298電腦資訊網」Whatsapp頻道,為你帶來更多最新的科技新聞!
粉絲互動:「298電腦Whatsapp粉絲群」開通了喇,歡迎加入:《點擊這裡》。
-
灣仔298電腦資訊網
免費網上電腦雜誌,電腦IT人集中地!
網址:www.wanchai29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