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姐的職場迷茫, 是否也是你的迷茫?
最近,我遇到了一位正在失業中的網友E小姐(化名)。她對我說:「我想揾工多D,揾$先最實際。」這句話讓我感觸良多。在職場中,很多人像E小姐一樣,只專注於眼前的收入,卻忽略了長遠的發展與可能性。作為一名《創業課程》的導師,我決定以不同的角度來開啟她的思維,嘗試為她打開一扇新的窗戶。
我首先與她分享了大家樂和大快活的創業故事。我問E小姐:「你覺得去大家樂或大快活打工的人賺得多錢?還是創業創辦大家樂/大快活的人,也就是做老闆的人賺得多錢?」我希望這個問題直擊核心,目的是引發她對自己職場選擇的深思。
我告訴她,打工與創業是兩條截然不同的職業道路。打工者往往依賴於固定的薪資,收入雖然穩定,但增長空間卻十分有限。而創業者則不同,他們不僅為自己創造收入,更能通過建立團隊,實現規模化的收益。我告訴E小姐:「如果你只為別人打工,你的收入最多就只有一個人的貢獻,賺得多極有限;但如果你創業,開創自己的事業,你不再是一個人,而是建立屬於自己的團隊,成為那個引領大家的“大家姐”!」
創業的魅力在於,它不僅是個人的奮鬥,而是團隊的共同成長。剛開始時,或許你的團隊只有兩個人,但隨著業務的發展,團隊會不斷壯大,甚至可能發展到成千上萬人。這種規模化的力量,是單打獨鬥的打工者無法比擬的。我強調道:「賺大錢要有長線的眼光,發展你的團隊,走出單打獨鬥的困境。一個人走得快,但要走得遠,還是需要團隊的支持。」
始終E小姐是成年人,這段話是否能讓她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業選擇,我無法確定。但我希望她能夠意識到,雖然打工能夠提供短期的穩定收入,但創業卻能夠帶來長期的發展潛力和無限的可能性。創業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打造屬於自己的事業版圖。
當然,創業並非易事,它需要勇氣、智慧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分享了羅芳祥創業的故事,向她展示了創業者如何在逆境中成長,如何依靠團隊的力量實現企業的壯大。
對於E小姐來說,這次對話無疑是一次職場上的啟蒙,但是否能立刻改變她的思維,我無法預測。我希望她能開始明白,職場的選擇不僅僅是關於當下的收入,更是關於未來的發展和自我實現。無論最終選擇打工還是創業,關鍵在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並且為之付出持久的努力。
大家怎麼看呢?歡迎討論。
本文作者: Lasco Sir
- 「灣仔298電腦資訊網」創辦人,教育局註冊教師。
- 有問題想諮詢Lasco Sir嗎,歡迎發電子郵件給他: lasco@wanchai298.com。
- Lasco Sir的教師夢: 他為什麼會有想做老師的想法呢? (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