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K的創業啟示錄: 為何多才多藝反成負累?
學生K(化名)是我任教《創業課程》中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年學生,他有保持著不斷進修的習慣,只要有新知識或技能吸引他,他總是第一個報名學習。他的理想是創業,但多次參加坊間的創業課程後,仍未能真正踏上創業之路,甚至連一個品牌網站都無法建立。
據學生K的評價,那些課程大多流於表面,「吹水」居多,實際操作指導極少。今年秋季,因過去多年疫情和近年裁員潮的影響,他的正職工作陷入困境,最終失業。
不久前,他在網上偶然發現了我的創業課程,抱著最後一試的心態報名參加,希望找到人生的突破口。從他的眼神中,我看出了那份不甘心的倔強,以及對未來的期待。他擁有大學學歷,學習能力不俗,但想到若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從事保安職位,他便感到無法接受,認為這是大材小用,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與價值。
診斷問題:多才多藝的陷阱
學生K的最大挑戰並非缺乏學習熱情,而是過於分散的專注力。他對任何新知識都充滿興趣,幾乎每門課程、每項技能都想嘗試。例如,他得知我持有地產牌,並能協助尋找辦公室或店舖時,立刻表示自己也想考地產牌。這種反應突顯了他的問題:興趣廣泛,但缺乏聚焦特定目標的能力。
由於淺嘗輒止的學習模式,他無法在任何領域深入鑽研,也難以建立專業能力。當我提問一些關於他創業項目的深入問題時,他卻回答得支支吾吾,對關鍵知識點掌握不足。這樣的情況,使他在職場和創業路上缺乏核心競爭力,最終努力未能轉化為實質成果。
深耕專業的重要性
學生K的故事讓我想起一句話:「一專多能」勝過「多專無能」。我們都希望成為全能型人才,但時間和精力有限,分散過多只會導致每樣都不精。正如《庖丁解牛》所言,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是一種不智且徒勞的行為。在古代,競爭遠不如現代激烈,知識的更新速度也較為緩慢,連古人都深諳這個道理。更何況在現今社會,資訊瞬息萬變,學習與專注變得尤為重要。我們必須有所取捨,集中精力於關鍵領域,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專注於一個核心領域,並將它做到極致,是突破困境的關鍵。當你能在某領域深耕並成為專家時,不僅市場價值大增,還能在競爭中建立無可取代的優勢。對學生K來說,停止「淺嘗輒止」的學習習慣,選擇一兩個感興趣且具市場潛力的領域深入研究,是當務之急。這樣才能為創業之路打下堅實基礎。
如果你的情況與學生K類似,以下建議或許對你有幫助:
- 選擇專注領域的實用方法
- 製作「技能-興趣-市場」三維評估表:
- 列出所有技能,並評估興趣程度(1-10分)和市場需求(1-10分)。
- 根據總分選擇2-3個潛力領域,作為發展重點。
- 定期檢視並根據市場和自身興趣調整方向。
- 製作「技能-興趣-市場」三維評估表:
- 建立高效的時間管理系統
- 採用80/20法則:將80%的時間投入核心專業,20%用於探索新知識或休息。
- 制定每週固定學習時段,避免分心。
- 使用「番茄鐘工作法」將學習時間分成25分鐘專注時段,搭配短暫休息,提高效率。
- 深耕專業的具體步驟
- 制定90天精進計劃,分解具體目標並逐步實現。
- 建立知識管理系統,記錄學習成果,便於複習和應用。
- 參與專業社群,與同行交流,拓展人脈與視野。
- 將學到的技能運用到實際項目中,並不斷完善。
結語
正如學生K所說:「給自己一個機會,未來才有希望。」但更重要的是,這個機會必須建立在清晰的目標和持續的深耕上。
你是否也正面臨類似的困惑?不妨從今天開始,選擇一個最具潛力的領域,專注投入,停止分心,持續深耕,讓未來的自己為今天的選擇而感到驕傲與感激。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帶來啟發與動力,幫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方向。
本文作者: Lasco Sir
- 「灣仔298電腦資訊網」創辦人,教育局註冊教師。
- 有問題想諮詢Lasco Sir嗎,歡迎發電子郵件給他: lasco@wanchai298.com。
- Lasco Sir的教師夢: 他為什麼會有想做老師的想法呢? (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