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月球水源: PolyU 獲得嫦娥五號月壤樣本
灣仔298電腦資訊網 報導
香港理工大學(PolyU)在深空探索領域再創輝煌,成功獲得嫦娥五號任務帶回的442.6毫克月壤樣本。這批珍貴的月壤樣本將助力大學進一步融入國家的月球探索計劃。
PolyU獲得了400毫克的表面月壤樣本和42.6毫克的深層鑽探樣本,這些樣本由中國國家航天局的月球樣品管理辦公室批准。PolyU開發的表面采樣和包裝系統在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任務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幫助收集了表面月壤樣本。
這些珍貴的月壤樣本目前儲存在PolyU深空探索研究中心的月壤樣本儲存和分析設施中,該設施在99.999%的高純氮環境中嚴格保存,防止樣本受污染或氧化。這個獨特的尖端設施擁有九種先進儀器,包括激光和X射線,允許研究人員在不移出受控環境的情況下,對月球風化層進行12種不同方式的全面原位分析。
領導這項突破性研究的是一支由PolyU頂尖專家組成的團隊,包括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兼深空探索研究中心主任容啟亮教授,以及空間科學講座教授兼深空探索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博教授。他們的研究重點是分析月壤中凝結碎片的微形態,並調查其水含量的來源。
(圖:中國嫦娥五號任務採集的月球土壤樣本,包括400毫克地表樣本(左)及42.6毫克深鑽樣本(右)。)
PolyU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對團隊表示祝賀,他說:「在最近公布的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PolyU再創新高,全球排名第57位。除了這一重要成就,PolyU還成功獲得國家的批准,獲取了嫦娥五號任務收集的月壤樣本。PolyU團隊將珍惜這份無比珍貴的禮物。」
月壤研究對於理解月球及其他天體表面的土壤形成至關重要,並且與太陽風的月球水資源潛在關係密切相關。吳教授強調,這些發現對於未來在月球上的人類活動的可持續性至關重要。例如,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的一部分將為國際月球研究站的建立奠定基礎。水資源將對這類研究站的可持續性至關重要。
吳教授進一步解釋,月球水源可能來自多個來源,如太陽風注入、彗星或隕石撞擊、或月球火山活動。全球學術界對月壤研究高度關注,即使是極少量的月壤也極具價值。他相信,「一粒月壤」就可能揭示月球形成、演化和動態環境的奧秘。
此外,容教授提到,嫦娥六號任務從月球背面帶回了近2公斤的月壤樣本。PolyU計劃利用部分樣本進行研究,對比月球近側和遠側的土壤結構和水含量,可能揭示出月球地質學的新見解。
據悉,自2010年以來,PolyU參與了嫦娥三號、四號、五號和六號的國家深空任務,這鞏固了其在該領域的專業知識和聲譽。大學在空間研究方面的不懈努力,不僅促進了本地和國家的科學進步,還增強了香港作為國際創新和技術樞紐的發展。
新聞來源: PolyU
[完]
對於以上消息,各位298電腦讀者又怎看呢?
歡迎到我們的<<討論區>>分享你的意見。
另外,如果你有什麼新的資訊想讓廣大的電腦愛好者知道,也可以主動向我們編輯部電腦記者報料,報料電郵:info@wanchai298.com
若有任何廣告合作,亦歡迎電郵我們商談。
灣仔298電腦資訊網
免費網上電腦雜誌,電腦IT人集中地!
網址:www.wanchai298.com